案头风雅:就日移轻榻遮风展小屏|退藏

时间: 2024-04-20 00:28:05 作者: 华体会网页登录入口注册

  屏具历史悠久、脉络清楚、独成体系。起初,屏因礼法而设,是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,并非日常生活所必需,故在家具中它的出现比席、床、案等略晚,但至迟周代已有。屏具的装饰、隔断、遮蔽等功能,是随着历史发展逐渐附加的。

  与桌椅板凳这些日用常见家具门类相比,屏于今人略有些陌生,淡出了历史舞台。但是,如果我们回溯历史,从文字、图像和实例去观察,赫然发现,屏充斥着古人生活的各种场景:《周礼》中天子所用的黼(斧)依和祭祀的皇邸;汉代赵飞燕赵昭仪姊妹的“云母屏风、琉璃屏风”;唐代白居易的素屏和杜甫诗中薛稷的六扇鹤样屏;引发欧阳修、苏舜钦、梅尧臣、苏轼、苏辙等人“雪羽之争”的月石砚屏;《金瓶梅》中西门庆拿30两银子当的“恰相好似蹲着个镇宅狮子一般”的大理石座屏和铜锣架等,无处不有屏的身影。

  案头座屏是屏风中较为独特的一类,一般尺寸高长不过一米,或是陈设于厅堂大案上,或是陈设于床榻上作枕屏,或是陈设斋室书桌上作砚屏或灯屏,形制或简或繁,总体形式则与马王堆和汉画像石所见并无大的改变,可谓“千年不易”,只是因为年代、地域、材质、工艺的差别,呈现出千变万化的面貌。也正是因为座屏这种“非必需品”的特性,与其丰富的文献和图像资料相比,传世品反而少见。

  屏风历来受专家学者和收藏家关注,专著如巫鸿先生《重屏:中国绘画的媒介与表现》、李溪女史《内外之间——屏风意义的唐宋转型》等。2019年,巫鸿先生在苏州博物院策划“画屏:传统与未来”,更使屏风相关的研究和关注达到新的高度。

  《座右——蔗园藏屏》的整理和出版也正好与之同期,作为一本以座屏为专题研究、展示的书籍,书中各式实例,亦是对“画屏”这一主题的深化。

  蔗园收藏以书画、家具及文玩杂项等享誉业界,主人极钟情于屏,数十年来用心寻觅,也不过百余架而已,于是去芜存菁,精挑细选五十例座屏,汇为一册,又历五个春秋,数易书稿,终得付梓。

  书中文字解说详细,主要集中于主题的阐述和造型的鉴赏,又选取五件漆质座屏采样,进行碳十四检测,为断代之佐证。图片精良,设计优美,以大量的场景陈设效果,展现座屏在室内外空间的应用。采用德国宙斯米白纸印刷,高还原度木、漆、石等质感。

  书中座屏,上迄宋元,下至民国,既有黄花梨、紫檀、乌木、红木、铁梨木等素木者,又有黑漆、红漆、剔红、百宝嵌、薄螺钿、刻灰等漆质者,更有大理石、绿石、滑石、瓷、玉等屏心者。

  是书编为三个单元。第一单元长河遗珠,以各式漆质屏心为主题。第一件罕见的明中晚期黑漆薄螺钿孔子观欹器图座屏,图画典出《荀子·宥坐》,孔子于鲁恒公庙观欹器,知“虚则欹,中则正,满则覆”之理,今孔子博物馆亦存《孔子观欹器图》。欹器注水满则头重脚轻,上部倾倒而水溢出,警示观者要时时谦逊,戒自满。传古时君王常置欹器于座右,用以自警,故又名“宥坐”。

  座屏亦是如此,不仅用来陈设隔断、点缀室内,而且图画原多教诫之意,观者悟立身中正之理,是君子之器, 所谓“座右”,亦是本书书名的来由。这些漆质座屏,多出宋元明时期,保存至今,甚为难得,除孔子观欹器图外,还有佛道主题黑漆薄螺钿佛像图座屏,以十八罗汉渡海为题,余则又有文人雅集、仙人祝寿、文人笔墨、圣贤家训、云中腾龙、秋郊饮马、二甲传胪等主题,丰富多彩。

  第二单元山水寄情,是一个大理石和绿石构建的山水世界,出自云南点仓山的大理石和传出自虢州或祁阳的绿石,或苍茫,或润泽,或雄浑,或清秀,或奇诡,或端正。其画面如奇石,如枯木,或如云霞飞散、玄冰浮水,或如雨洗春山、雾锁夏峰、枫染秋林、雪落冬壑,又隐约点缀仙人、鸟兽等。这些珍贵的石片出自天然,工匠巧施磨制,形成似是而非、意象万千的画面,令人遐思不断,难怪乎徐霞客看到大理石后赞叹:“故知造物之愈出愈奇,从此丹青一家,皆为俗笔,而画苑可废矣。”

  第三单元繁华竞逐,则是各式工艺奇巧的座屏,有石上施以彩绘、浮雕、磨制、线刻者,有白玉雕琢者,有龙泉窑瓷瓶,有屏式赏石,有外销的染牙人物小屏,大者二三尺,小者仅盈寸,丰富多彩。

  屏心为一幅花卉小品,黑漆刻灰水仙一株,叶肥花丰,摇曳生姿,衬以竹枝,落款“陈继儒书”,刻“陈继儒印”“眉公”二印。

  陈继儒为明晚期极负盛名的文人隐士,与董其昌齐名。“当启、祯间,妇人竖子,无不知有眉公者,至饮食器皿,悉以眉公名。比于东坡学士矣。”(计六奇《明季北略》)“近而酒楼、茶馆,悉悬其书画,甚至穷乡小邑,鬻粔、妆市、盐豉,自床、几、椅、杌,以至一巾一履,胥被以眉公之名,无得免焉。”(张岱《石匮书》)此屏而言,当可以“眉公屏”名之。陈继儒能书善画,传世作品较多,水仙主题的绘画也见有数幅,故宫博物院藏有《竹仙梅花图》册页,其中一幅绘水仙梅花,与屏心水仙风格趋近,可知屏心蓝本应出自眉公绘稿。

  刻灰即款彩工艺的一种,只是刻灰雕刻后不再填色,形成拓片般素雅的效果,多受文士青睐,应用不甚广,见于江南地区的一些文玩器具之上。屏框宽边厚料,颇稳重。屏座上设绦环板,剑环式开光内透雕双螭戏珠纹。螭为俯视正面像,首略长,扁嘴,杏核眼,独角,发两束,兽身有背鳍,三趾式四足,卷草式尾,作折身回望式。这种样式的螭纹在清早期器物应用甚多。披水牙板壸门式,中间柿蒂纹,两边衍出卷草纹。变体夔龙式站牙。抱鼓墩,下开壸门,中饰简练的如意纹,正中起竖脊以增层次。黄花梨框、座皆灰褐色皮壳,甚为雅洁。

  屏背黑漆刻灰书法六句, 落款为:“冬日雨窗王阆书。”刻“王阆”朱文长方印。内容皆为前人涉花树的诗文。王阆,字季仙,嘉兴人,活跃于明晚期。

  中小型横幅座屏,砚屏之属。屏本是横幅,却在屏心框下又设一框,中有间隔如开光,使得屏心更加狭长,恰如一幅长卷展开,更觉雅致。这种处理手法宋时已有,甚至有将竖屏通过镶装绦环板等方式,使得屏心狭长如长卷一般的做法。

  屏心两面可观,皆有黑漆子框。正面为秋郊饮马图,红漆为地,大片留白为江河、天空,近处嵌成坡岸(嵌物已失)。岸上一株秋树,树叶以螺钿嵌成,树干堆漆而成。树下马以整块螺钿雕嵌而成,皮壳温润如玉,眼球点以黑漆,深色材料镶嵌马蹄。马低首欲饮,前蹄微抬,马尾卷自左后蹄内侧缠卷,似是不经意地甩动而致,鬃毛、马尾等处以细笔划出毛发。画面左上角露出远山一角,以玳瑁、螺钿、寿山石、虬角嵌成。此图布局空灵,红漆艳而不俗,螺钿嵌成的马和树叶在其衬托下甚为醒目,俨然一幅重彩山水画,使人第一眼就想到了赵孟頫《秋郊饮马图》。

  历来所见百宝嵌图案,多以丰富的镶嵌物象为表现对象,此处只见饮马,余则便是宽阔宁静的河流被落日染红。今日视之,数百年悠悠而过,长河不尽,饮马恒在,却蕴涵着时空在静止与变化间转换的玄机,触动着观者的思绪。

  背面黑漆为地,嵌饰稻禾、菊花,布局空灵,嵌饰精巧雅致,唯意境不如正面深邃。

  屏框紫漆,壸门牙板,坐墩和站牙轮廓皆作连弧状,直露圭角,类布币,有金石意趣,是明末清初时仿古之风的体现。

  座屏整体薄灰薄漆,漆质细腻坚硬,几不见断纹,从嵌饰手法和图案风格来看,接近扬州地区风格。

  绿石屏心,较扁长,如展开的画卷,质地细腻,以雕版般的手法浅浮雕人物故事图,形象古拙生动。内容为唐代历史演义故事“三跳涧”(亦称三跳虹霓涧),叙秦王李世民与刘武周对战美良川(今山西闻喜县南),被刘的部将尉迟敬德追击至虹霓涧,大将秦叔宝赶来救驾,三者相继跃虹霓涧而过,故名“三跳”。画面中座下马即将就岸,回首观看者为秦王李世民,他双手紧握缰绳,紧张的心情还未舒缓,头上翻滚云雾中金龙乍现,真龙天子自有神灵护佑。涧旁持鞭勒马将跃的虬髯将军为尉迟敬德,山后转出持锏追赶者为秦叔宝。屏心定格于最紧张的跃涧瞬间,涧水声、马蹄声甚至背后战场厮杀声如在耳边,世民之机智,敬德之勇猛,叔宝之赤忠,跃然画面。

  三跳涧见于《唐书志传通俗演义》《隋唐志传通俗演义》《说唐传演义全传》《大唐秦王词话》等传奇小说、词话,内容大同小异。创作时应该参照了刘备的卢马跃檀溪的掌故,但内容更加丰富,作为仁君贤臣故事,传播甚广。屏心稿本当出自绣像版画,诸如明万历初版《唐书志传题评》中即有类似插图。唯需指出的是:屏风上的人马形象与云纹、龙纹等尚有元代特征,似乎所本更早。如元刊本《新刊全相秦并六国平话》版画中的人马形象,就与之相近。而屏心之构图,就明显与元刊本《新刊全相平话三国志》中刘备跃檀溪版画有继承关系,可见它们趋近的风格。就此来看,屏心所本稿本也许在明中期或以前。

  屏框软木胎,擦羊肝紫色薄漆,复框式,框看面起剑脊棱。复框间设绦环板,剑环式开光内透雕卷草纹、缠枝花卉纹。屏下设窄秀牙板,牙头处为相抵的卷草叶。站牙较简,亦雕饰卷草纹。抱鼓式屏墩,下挖小壸门式亮脚。

  以屏的花卉纹样式和漆质来看,应是明晚期制品,当在明万历左右,不排除屏心石板雕刻更早。屏心绿石石质比常见的绿石更细腻,尚需进一步确认。明末清初时刀马人物图案盛行,但座屏屏心上的人物题材以、文士、仕女等为多,刀马人物者少见。三跳涧故事传播虽广,应用于雕刻装饰者较少。

  • 华体会网页登录入口注册主营产品:破碎机锤头,耐磨合金锤头,碎石机锤头,复合锤头,专注铸造锤头20余年,经验丰富,合金锤头配料严谨,工艺精,专业生产高铬复合锤头,双金属复合锤头,等配件.网站地图
电话咨询
产品中心
服务中心
QQ客服